东莞市良固紧固件有限公司

阿里巴巴

服务热线:137-1268-3542

4公司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公司动态  -> 公司动态

了解一下精密螺丝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要点有哪些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良固紧固件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8-09
  ​精密螺丝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是保障其力学性能、耐腐蚀性和装配可靠性的关键环节,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应用安全性。以下从热处理核心要点和表面处理关键要求两方面详细说明:
精密螺丝
一、精密螺丝的热处理要点(提升力学性能)
热处理通过加热、保温、冷却改变螺丝内部组织结构,从而优化强度、硬度、韧性等力学性能,需根据材质和性能要求精准控制工艺参数:
1. 材质与热处理工艺的匹配
不同材质的精密螺丝需采用针对性工艺,常见类型如下:
高强度碳钢 / 合金 steel(如 10B21、SCM435,用于 8.8-12.9 级螺丝)
工艺:淬火 + 回火
淬火:将螺丝加热至850-880℃(根据材质调整,如 SCM435 为 860℃),保温 30-60 分钟(确保奥氏体均匀化),随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(冷却速度≥50℃/s),获得马氏体组织(硬度大幅提升)。
回火:淬火后立即加热至180-450℃(根据强度等级调整:12.9 级回火温度 200℃,8.8 级 350℃),保温 1-2 小时,消除内应力并调整硬度(避免脆性过大)。
关键指标:
硬度:12.9 级要求 38-43HRC,8.8 级 22-32HRC(硬度不足则强度不够,过高则易脆断);
金相组织:马氏体 + 少量回火索氏体,无网状碳化物(避免应力集中导致断裂)。
不锈钢(如 304、316,用于耐腐蚀场景)
工艺:固溶处理
将螺丝加热至1050-1100℃,保温 30-60 分钟(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到奥氏体中),随后水冷(防止碳化物析出),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(提升耐腐蚀性和塑性)。
注意:不锈钢螺丝一般不通过淬火强化(304/316 为奥氏体不锈钢,不可热处理强化),若需更高强度可选用沉淀硬化不锈钢(如 17-4PH,通过 480℃时效处理强化)。
钛合金(如 TC4,用于航空航天)
工艺:β 热处理 + 时效
加热至 β 相变点以下 50-100℃(约 920℃),保温 1 小时后空冷,再在500-550℃ 时效 4 小时,析出强化相(α 相),提升抗拉强度至≥900MPa。
2. 热处理关键控制要点
温度均匀性:炉内温差需≤±5℃(通过多点测温确保)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晶粒粗大(降低韧性)或温度不足导致硬化不充分。
冷却速度:碳钢淬火时冷却速度需足够快(水淬比油淬快),但精密螺丝(尤其是细长型)需控制冷却速度避免变形(可采用分级淬火:先在 300℃硝盐中冷却,再空冷)。
变形控制:
装炉时采用专用夹具(如挂架),避免螺丝堆叠挤压导致变形;
回火后缓慢冷却(随炉降温至 200℃以下再出炉),减少热应力变形(变形量需≤0.01mm/mm)。
质量检测:
硬度:每批次抽样 10%,用洛氏硬度计检测(误差≤±1HRC);
抗拉强度:定期做拉伸试验(如 12.9 级螺丝需≥1220MPa);
无损检测:对 critical 螺丝(如航空用)进行磁粉探伤,检查热处理裂纹。
二、精密螺丝的表面处理要点(提升耐腐蚀性与装配性)
表面处理的核心目标是防腐蚀、减摩擦、提升外观,需兼顾环保性和与工件的兼容性(如导电性、无磁性):
1. 常见表面处理工艺及要求
电镀(应用最广)
镀镍:
镀层厚度:5-8μm(均匀性偏差≤10%),孔隙率≤1 个 /cm²(通过贴滤纸法检测);
耐腐蚀性:中性盐雾测试≥48 小时(无红锈),适合电子设备、医疗器械(需符合 RoHS,不含六价铬)。
镀锌:
分彩锌(钝化层呈彩虹色)、白锌(银白色),厚度 8-12μm,钝化处理后盐雾测试≥72 小时;
注意:精密螺丝需采用无氰镀锌(环保要求),避免氢脆(电镀后需 180℃烘烤 2 小时除氢)。
镀金:
厚度 0.5-2μm(用于导电场景,如 PCB 板连接),镀层需光亮、无针孔,接触电阻≤10mΩ。
化学转化膜(适合不锈钢、铝螺丝)
不锈钢钝化:用硝酸或柠檬酸处理,形成氧化膜(厚度 0.5-1μm),盐雾测试≥500 小时(316 不锈钢),不改变螺丝尺寸(适合高精度配合)。
磷化:在碳钢表面形成磷酸锌膜(厚度 2-5μm),提升耐磨性和涂层附着力(常用于后续涂漆或防松涂层的底层)。
防松涂层(功能性处理)
厌氧胶涂层:在螺纹表面涂覆一层厌氧胶(如 Loctite 243),拧紧后隔绝空气固化,形成永久防松(拆卸需加热至 250℃以上),适合振动场景(如汽车电子)。
PTFE 涂层:聚四氟乙烯涂层(厚度 5-10μm),降低摩擦系数(μ≤0.15),避免拧紧时 “咬死”(如不锈钢螺丝与铝合金工件连接)。
2. 表面处理关键控制要点
前处理清洁:
电镀前需经超声波清洗(去除油污、氧化皮),酸洗(弱酸性溶液,避免过腐蚀),确保表面无杂质(否则镀层易脱落)。
氢脆防控:
电镀(尤其是酸性镀液)会导致氢原子渗入金属,需在电镀后180-200℃烘烤 2-4 小时(除氢处理),避免使用中发生脆断(高强度螺丝≥10.9 级必须除氢)。
尺寸精度保护:
表面处理后螺丝的关键尺寸(如螺纹中径)变化需≤0.005mm(通过镀层厚度控制,如镀镍 5μm 对直径影响仅 0.01mm);
避免镀层过厚导致螺纹配合过紧(如 M2 螺丝镀层厚度≤6μm,确保与螺母间隙≥0.02mm)。
兼容性要求:
医疗场景需用生物相容性镀层(如无镍镀层,避免过敏);
电子设备需导电镀层(如镀金、镀银),且无磁性(排除镀镍中的铁元素)。
三、热处理与表面处理的协同注意事项
工艺顺序:必须先热处理(改变内部性能),后表面处理(修饰表面),避免表面处理层在高温下被破坏(如镀锌层在 200℃以上会氧化失效)。
氢脆叠加风险:热处理后的高强度螺丝(≥10.9 级)若进行电镀,需加强除氢处理(延长烘烤时间至 4 小时),否则氢脆风险极高。
性能匹配:例如,12.9 级高强度螺丝需同时满足:
热处理后硬度 38-43HRC(抗拉强度≥1220MPa);
表面处理后盐雾测试≥48 小时(镀镍),且氢脆测试(拉伸至屈服强度的 75% 保持 200 小时)无断裂。

服务咨询热线:137-1268-3542

东莞市良固紧固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粤ICP备12058677号】访问量: 百度统计】【 BMAP】【GMAP 【后台管理】

电话

微信

邮箱